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在东亚合作领导人系列会议期间正式签署,世界上人口数量最多、成员结构最多元、发展潜力最大的自贸区就此诞生。
标普预计,中国今年经济增长2.1%,明年增长6.9%,并将香港今年经济预测下调至负增长7.2%,明年增长5.3%。
面对前所未有的全球衰退,以及持续的地缘政治不确定性,要在短期内支持经济与实现稳定、繁荣和去杠杆的长期目标之间达成平衡将变得更有挑战性。
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解禁,消费在二季度已逐步具备一定恢复条件,而三季度开始可能出现报复性反弹,建议将“消费券”的使用期限向二季度末之前的这一段时期倾斜。
预计未来中国宏观政策会进一步调整,如放松货币政策,从去杠杆向保经济转变,银行间利率水平大幅下行,流动性压力缓解。
当前社会资金“淤积”于银行账户,企业持有大量活期存款而不投资,制造业投资和民间投资持续下滑,给中国经济持续增长带来了较大不确定性,如果不能改变,可能面临“流动性陷阱”威胁
今年以来房地产对经济增长发挥了一定的支撑作用,三季度房地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在8%左右。对全局来讲,调控的影响是有待观察的,因为其他城市还在按照既定的房地产政策。
个人购房贷款余额15.18万亿元,同比增长25.5%,增速比上年末高2.4个百分点,比各项贷款增速高10.8个百分点;一季度增加1万亿元,同比多增4309亿元。
4月20日消息,高盛研究报告将中国全年经济增长率预估调升至6.6%,而先前的全年增速预测为6.4%。
李克强还称,中国经济在发展过程当中,还会有小幅的、短期的波动,但是如果经济运行滑出合理区间,我们有创新宏观调控的手段,可以稳定中国经济的运行。
“中国在2020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就是经济的基本面。”他表示,有了这个基本面,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就有了前提条件。
1月份天量信贷的情况不会再出现,未来增长基本保持平稳。预计国内经济在内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一季度信贷仍然会出现下滑。
中国经济具有较强的内在支撑弹性空间和抵御风险的能力,具备物质基础雄厚、市场需求巨大、区域发展空间广阔、生产要素质量提升、宏观调控经验丰富五方面的有利条件。
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6.5%-7%,考虑了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相衔接,考虑了推进结构性改革的需要,也有利于稳定和引导市场预期。
新一轮宏观调控坚持法制化理念,将环保、土地管理等凡是法律有规定的,都按规定办,不再作为宏观调控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