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保实现营业总收入6219.72亿元,同比增长12.5%;保险服务收入5377.09亿元,同比增长6.7%;净利润578.20亿元,同比增长83.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428.69亿元,同比增长88.2%。
2024年,公司原保险保费收入为1705.11亿元,同比增长2.8%;新业务价值为62.53亿元,同比增长106.8%;个人寿险业务13个月继续率为95.7%,同比提升5.9个百分点。
太保布局康养已有5年,通过自建、联建、投资多种形式构建康养服务网络,打造“防诊疗复养”服务体系,康养服务的使用客户数量已过千万。
阳光保险发布2024年年度业绩报告,总保费收入达1283.8亿元,同比增长8.0%;净利润54.5亿元,同比增长45.8%。阳光人寿和阳光财险均实现增长,阳光资管管理资产规模7446.1亿元,权益类资产收益率领先行业。
3月25日下午,广州市推动创新药械纳入商业健康保险保障试点工作启动会召开,六款普惠性质的“穗新保”系列商业健康保险产品发布,标志着广州在探索多层次医疗保障模式上取得新进展。
3月25日,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党委书记、局长李云泽在京会见瑞士再保险集团首席执行官安博思一行,双方就中国保险业高质量发展、绿色金融及瑞士再保险集团在华经营发展等议题深入交流。
3月23日,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总裁赵鹏宣布公司正在研发针对高龄老人和非标准体人群的专属健康险产品。此举旨在满足老年人群日益增长的保险需求,特别是高龄和非标准体老年人。
3月20日,中国平安A股和港股分别下跌超过3%和4%,因公司全年净利润低于市场预期。摩根士丹利报告指出第四季度净息差收缩导致银行业务表现不佳,但该业务仅占公司总业务的21%,预计到2026年有望恢复增长。尽管股价短期波动,摩根士丹利仍维持其“行业首选”评级,认为其业绩符合预期且派息率创纪录。
中国平安提议委任三位独立非执行董事,洪小源、宋献中、陈晓峰,任期至第十三届董事会届满,须股东大会及监管总局批准。
中国平安2024年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净利润1266.07亿元,同比增长47.8%;归属于母公司股东的营运利润1218.62亿元,同比增长9.1%;营业收入11413.46亿元,同比增长10.6%。拟派发2024年末期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1.62元;全年股息每股现金人民币2.55元,同比增长5%;基于归母营运利润计算的现金分红比例为37.9%。
友邦保险(01299.HK)宣布,已向联交所申请上市180亿美元全球中期票据及证券,自3月17日起12个月内,仅以债务发行方式向专业投资者提供,预计上市最快于今日起生效。
香港股市保险股表现强劲。新华保险(01336.HK)领涨10.99%,中国太保(02601.HK)涨9.24%,中国人寿(02628.HK)涨7.59%,中国太平(00966.HK)涨6.66%。
友邦保险公布2024年度全年业绩,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8%至47.12亿美元,年化新保费增长14%至86.06亿美元。税后营运溢利为66.05亿美元,股东分配权益营运回报率提升至14.8%。
自2025年3月1日起,香港、澳门金融机构入股保险公司,不再执行“最近一年末总资产不低于二十亿美元”的规定。
中国再保险涨近5.5%,新华保险涨近5%,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中国太保均涨超3%,中国人民保险集团涨近3%。
平安集团近期持续在H股市场“扫货”,除工商银行外,还通过旗下平安人寿增持农业银行、邮储银行和招商银行的H股。